目前分類:昆蟲飼養 (1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多莎力士鋸鍬形蟲Prosopocoilus dorsalis

產地:菲律賓

體長:34-60mm

簡介:是一種很美的鋸鍬,豔紅色綻放出貴族般的氣息。

飼育方法:其實也不難我再昆論用不怎麼高的價錢夠得,飼育方面不難,一般鋸鍬佈置方法即可。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帕莎羅帝斯鋸鍬Prosopocoilus passaloides

產地:蘇門達臘

體型:不值得一提  1cm~~

和昆論蟲友購得1公2母

簡介:是一種沒什麼特色的小型鋸鍬,沒什麼好介紹的。

飼育方法:很容易也沒什麼好提的,木屑壓一壓就可以,只是因為很冷,所以取的不易~~

我需要的資深蟲友報上名來即可和我索取。新手勿來~~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昆蟲捕捉方法千奇百怪,我現在是示範常見的鳳梨誘捕法。

鳳梨誘捕法製作方法:

1.購買女性用長絲襪,一個可以剪成四塊,其中兩個會有兩個洞先將一邊打結。

2.購買熟透的鳳梨、香蕉,其實和水果攤要爛掉的也行。

3.放置瓶中,內放置米酒和黑糖跟水大約1:4:2,發酵2-3天

4.把發酵的的水果切快放置絲襪,再打一個結,就大功告成,抓蟲去囉!

EX1

EX2

EX3

EX4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青叩頭蟲 Campsosternus auratus

體長36-44mm,體色以深綠色為主,具強烈的光澤,從不同角度看,會出現深淺不同的色感,尤其閃光燈拍攝的照片,會出現棕色、紫色、藍色---等多種光斑,變化很大。牠是台灣最大型的晝行性叩頭蟲,普遍分布於全島低、中海拔山區,成蟲於4 - 10月間出現。當牠們遇到騷擾時會裝死掉落地面,若強行捕捉其頭部與胸部之間會發出叩、叩--的聲音,掉落地面的蟲體多數身體朝向,然後以彈跳方式轉身後飛離,動作十分有趣。。(資料來源:http://gaga.jes.mlc.edu.tw/new23/cp20.htm)

該蟲採集時發現本之為超藍色個體,我是用水果誘捕法,取的單公一隻。

飼育方法:我沒試過的不太了解,或許用木頭應該可以,因為幼蟲是吃木頭的~~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產共17隻和5卵

時間2個月,5/15-7/25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角葫蘆鍬形蟲Nigidius formosanus
成蟲多棲息於朽木中,夏季活動性較強,具趨光性

姬角葫蘆:眼緣突起向斜後方延伸。
台灣角葫蘆:眼緣突起略呈1/4圓弧形。
蘭嶼角葫蘆:眼緣突起呈弧形且於中央或進前端1/3處凹陷。
路士角葫蘆:眼緣後方具一突起呈尖刺狀向外延伸。

生態習性:
1.分布:南部低海拔如墾丁,屏東,六龜等,台中大坑等地。
2.季節:墾丁 佳洛水 滿州 四月底後 可以找到。
3.趨光性:有趨光的個體。成蟲 於朽木中發現
4.雌雄分辨:雌雄外觀無明顯差異。

外觀特徵:
1.體色:黑色。
2.體長"18-22mm為角葫蘆鍬形蟲屬中體型較大一種。
3.特徵: 大顎短小,但基部有一向上內彎宛若牛角的長齒突,翅鞘具有明顯縱溝。

飼育方法:飼育方面其實不困難,跟一般鍬型蟲一樣,大約5-10隻混養在一起,產房不用多心,只要把木頭放入加點木屑即可,台灣角葫蘆鍬形蟲也是肉食品種,據我所知也有育幼行為。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灣桑天牛Apriona rugicollis Chevrolat, 1852

產地:台灣

體型:5-6cm

飼育:台灣桑天牛飼育的話十分麻煩,基本上要有活桑樹才行,成蟲吃果凍即可。

簡介:本蟲一年一世代,成蟲一般於每年3至4月出現,多在距地面約0.5 公尺處以口器咬破樹皮產卵於裂縫內,每處一粒,每雌蟲可產70至80粒,卵經 7天右孵化,孵化後幼蟲先繞皮層內側盤食,後蛀食木質部,造成若干隧道,成熟時即化蛹於孔道中。
成蟲體黑色,觸角自鞭節起,每節基部白色,前胸與翅鞘有白色星狀斑點,幼蟲乳白色,頭黃褐色,前胸部最大,背面、側面及腹面斑紋黃褐色,背面斑紋凸字形,胸足退化。
主要危害樹幹。樹幹皮層一經幼蟲盤旋蛀食後,樹液不能上升,終至枯死。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泥圓翅鍬形蟲Neolucanus doro Mizunuma

我的發現:我在北縣xxxx點的一座小樹叢發下這種泥圓翅鍬形蟲,本隻已經打破最小紀錄,但是該區域我發現體型都不大,我採集到12公2母,平均最大值只有2.5cm,我帶回一公一母,本來打算繁殖,沒想到隔天該個體皆死亡,我個人認為這是特殊亞種。

特徵:中型鍬形蟲, 體長25~40mm。體色黑色,翅鞘黑色至橙褐色。不同族群平均大小有差異,翅鞘顏色比例也有所不同。♂大顎短,大型個體大顎端部有一上齒凸。♀類似公蟲,體型較圓,後足附節明顯較公蟲短。

分布:特有種,主要分佈於中部500~2000m山區。北部新竹縣海拔近2000m族群被視為是亞種(洞口氏泥圓翅鍬形蟲),中部主要分布地為 台中縣 鞍馬山,台中縣 八仙山、南投縣 埔里東光及模式標本產地 南投縣 仁愛鄉合望亦為重要產地。另外 阿里山及南橫亦有分布。

屬名中『neu』顯示本屬是『新』的一屬鍬形蟲,是由鬼豔屬(Odontolabis)鍬形蟲分出的屬。本屬在台灣的種類除大圓翅鍬形蟲為日夜都出現外,其餘皆為日行性鍬形蟲,少有夜間發現紀錄。除紅圓翅鍬形蟲為全島性分部外,北部、東部為中華圓翅鍬形蟲,泥圓翅鍬形蟲主要分布於中部,但北部新竹、南部嘉義、高雄亦有族群存在,小圓翅鍬蟲則中部以南為主。在各種類的可能交錯分布區域出現一些尚待釐清的種類,目前並沒有書籍交代清楚,期待近期要發行的鍬形蟲新書,能提供更新的資訊。

泥圓翅鍬形蟲海拔分布主要在500~2000m間,埔里附近的族群則分布在較低的範圍,400m左右的地區就偶爾出現。各產地族群關聯性似乎不高,且大小、長相、習性也多少有所不同,加上各地成蟲出現的時間也不同,也因此引起部分蟲友的興趣,是有很大想像空間的一種鍬形蟲。因為公蟲不具特化巨大的大顎,泥圓翅鍬形蟲和同屬的其他種類一樣,屬於較冷門的一群。

部分參考資料:鍬形蟲54 遠流觀察家口袋書 張永仁著 汪澤宏審訂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白條金龜 Polyphylla taiwana (Sawada, 1950)

紅褐色背部鞘翅兩邊各具3條白縱線是其特點因此稱白條金龜,

蟲觸角鰓葉部特別發達。頭部與前胸背板黑褐色具相連白色縱條。

體長: 27-34mm。

1.5-8月出現。

2.中低海拔夜行性蟲種 。

3.具趨光性,採集以尋燈光為主。

簡介:台灣白條金龜在貢寮xx點並不常見,我在貢寮xx點千辛萬苦才採集到2隻,皆為公蟲,成蟲很脆弱,採集後2天就死亡,因此飼育應該可說是遙不可及,該蟲吃植物,不吃果凍,千萬不要搞錯。

2008.7.14 吳碩文於貢寮xx採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麵包蟲和超級麥皮蟲是一般普遍寵物的飼料,我現在分析一下麵包蟲和超級麥皮蟲的不同。

↓這就是不同...

麵包蟲是大部分觀賞鳥的高蛋白食品,牠具有生長極快、繁殖力極強及飼養方法簡單的優點,學會飼養麵包蟲,不僅可以供自己的愛鳥享用。

麵包蟲的整個成長過程約為4個月左右,飼養方法也比較簡單:
將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乾淨,加厚度10公分左右的麩皮,然後將麵包蟲放進去,上面再撒一些麵粉或玉米粉,蓋上幾片菜葉或菜片,南瓜、西葫蘆、黃瓜、大白菜、圓白菜、小白菜等均可,這些菜葉既可供麵包蟲食用,也能增加濕度。然後將盆放置在室內溫度較高的地方,一般為22~25℃,濕度為50%~60%。麵包蟲從卵孵出到成體要經過6~7次的蛻皮,大約需要3個多月的時間才能變成成蟲(黑殼蟲)。平均體長32毫米,體寬3.5毫米,平均體重0.2公克,個別的體重可達0.25公克,變蛹後,蛹長17毫米,體寬4毫米,平均體重0.1公克。

麵包蟲的變蛹過程是先從頭裂開一小口,尾部開始蠕動,皮慢慢從頭頂往後蛻,經5~10分鐘就可全部蛻完,蛹全身為乳白色,經5~6個小時以後變為深黃色,再經過3~5天蛹開始變成成蟲(黑殼蟲)。成蟲經過交配,2~3天後就開始產卵,這期間可在盆內放入一些葉菜,一方面可以供麵包蟲採食,另一方面可讓成蟲產卵在葉菜上,卵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樣大小,所以需注意剩餘的葉菜不能扔掉,以免將蟲卵同時扔掉,卵經過9~10天孵出幼蟲,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幼蟲在麥麩中蠕動。這時可把乾菜葉取出,在麥麩上再蓋一層新鮮菜葉和麵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蟲食用,幼蟲便會很快長起來。

在麵包蟲的繁育中,應挑選個體大的蛹留種,單放一個盆中作為產卵用。這樣的幼蟲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換蟲屎時也不會將蟲卵篩出。餵鳥時可先將個體大的挑出來餵,對已經變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繼續繁殖。大小不同的麵包蟲應分別飼養,一盆麵包蟲喂餵完後,要再進行繁殖時,應將舊盆清洗乾淨再用,在麵包蟲的養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麥麩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篩子把蟲子篩出,更換新的麩皮,盆內麩皮變黑後可撒上少許新鮮的鼓皮和麵粉、玉米粉等,要經常更換新菜葉,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蟲食用的新菜葉應增加濕度,但不宜放得太多,以免飼料變質長黴,麵包蟲在養殖過程中,每隔兩三代就應引進一些新的、個體較大的種源,以免由於近親繁殖使蟲子的體形體質越變越差。

部份文章轉載至如何飼養麵包蟲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矮鍬形蟲Genus Figulus

簡介:有飼養鍬形蟲的蟲友對這隻肉食蟲蟲應該都不陌生,肉食、群居、公母無差異、群聚、餵食幼體..等等。打破一般飼育者對鍬形蟲的定義,公母差異大、不會互助等...,此蟲有個特色,3齡幼蟲往往都比成蟲大,成蟲和幼蟲也往往生活再同一個空間裡。

飼育方法:飼育方面其實不困難,建議用中型盒放置2-3產木,野外有雜蟲更好,據我發現,矮鍬一輩子幾乎都再同一跟木頭生活,並不會外出覓食,所以如果有雜蟲你連麵包蟲都省了~~繁殖力強,建議放至10-20隻成蟲在產房,因為成蟲是無法分變公母的,也不須把成蟲取出,成蟲並不會時用自己的幼蟲,

等大約半年就會又有一批矮鍬大軍了!


正在啃食超級麥皮蟲的矮鍬,比他大上這麼多倍的超麥也拿他沒辦法...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名:Dorcus taurus

中名:金牛扁

 產地:爪哇

飼育:飼育相當容易,隻要有產木和木屑就會生了。

簡介:在蘇門達臘、爪哇樹洞裡個體相當多,大顎內側有毛,是相當特別的一種蟲。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鹿角鍬形蟲

 Rhaetulus crenatus crenatus Westwood, 1871

產地:福爾摩沙

飼育:簡單,一般舖置法就可以。

簡介:雄蟲體色黑色,前胸背板兩側具明顯的鋸齒,大型個體大顎端部分叉如同鹿角,此為命名的由來,大顎中央尚有1枚較大的齒突和許多排列不明顯的小齒突。小型個體端部不具分叉,雌蟲前胸背板兩側具鋸齒。 外觀近似的漆黑鹿角鍬形蟲,雄蟲可從大顎齒突排列區分,雌蟲漆黑鹿角鍬形蟲眼後方尚有1枚耳狀突。本屬僅有一種,為台灣特有種,生活於低中海拔山區,夜晚具趨光性,數量不多見。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Dorcus rectus
中名:日本小鍬
產地:北海道阿寒湖

飼育方法:很會生,幼蟲期很短,不要以繁殖為目的。

簡介:這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蟲,非常適合菜鳥養喔!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ynastes hercules morishimai

長戟大兜蟲 波利維亞 亞種

產地:波利維亞

長戟大兜蟲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甲蟲,以承名亞種的D.h. hercules來說,可以大到17公分以上.所以本種的學名正是以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Hercules來命名 的.共有13個亞種分布在中南美洲各國.其中以D.h. hercules體型最大,而D.h. bauri體型最小.長戟大兜在甲蟲中是屬於高價位的,有些較稀有的種類如D.h. paschoali或是D.h. trinidadensisy在13公分以上的成蟲價格都超過台幣萬元,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但是由長戟大兜的體型和氣勢來看,這種價位還是吸引很多愛好者樂此不疲的.

學 名 體 長 分 布 地 區

Dynastes hercules hercules 18.0cm 瓜德羅普, 多明尼加

Dynastes hercules lichyi 17.2cm 委內瑞拉, 厄瓜多爾, 哥倫比亞

Dynastes hercules ecuatorianus 16.5cm 哥倫比亞, 厄瓜多爾,巴西, 祕魯, 玻利維亞

Dynastes hercules septentrionalis 14.0cm 墨西哥, 哥斯大黎加, 宏都拉斯, 尼加拉瓜

Dynastes hercules occidentalis 14.5cm 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

Dynastes hercules baudrii 10.0cm 聖露西亞

Dynastes hercules paschoali 14.5cm 巴西

Dynastes hercules bleuzeni 15.1cm 委內瑞拉, 千里達

Dynastes hercules tuxtlaensis 11.0cm 墨西哥

Dynastes hercules trinidadensis 13.7cm 千里達

Dynastes hercules takakuwai 13.0cm 巴西

Dynastes hercules morishimai 12.0cm 玻利維亞

Dynastes hercules reidi 10.5cm 聖露西亞

Dynastes hercules morishimai 是一種特別的亞種,因為大型和小型的特徵十分不同,乍看之下與baudrii亞種類似,身體結實強壯,頭角較短,垂直方向較寬,公的頭角末端凸起呈棒狀,末端較堅,基部較寬;頭角末端凸起較短,回勾幅度較大,頭角突起通常會有2~4個;胸角非常強壯,有明顯光澤,靠近基部位置有明顯凹洞,靠近末端灣區較大,鞘翅黑色斑點較多;胸部的刻點越靠基部越少付毛筆其他亞種更偏黃色。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頸鹿鋸鍬形蟲

Prosopocoilus giraffa giraffa

體長:60mm-105mm

產地:印度尼西亞

飼育方法:飼育極為容易,不必多說~~~~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鍬形蟲,但不是最大的亞種,最大的亞種是keisukei屬,懂蟲的都知道。

以下是Prosopocoilus giraffa giraffa三兄弟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奄美大島鋸鍬形蟲

Prosopocoilus dissimilis dissimilis

產地:日本 奄美大島

體長:30mm-75mm

飼育建議:奄美大島鋸鍬形蟲是譽和一般鋸鍬形蟲一像,但有一點要注意,公蟲算蠻火爆的,所以飼養時要多加留意。

奄美大島鋸鍬形蟲的特色:奄美大島鋸鍬形蟲在日本算是人氣相當高的一種鍬形蟲,只要飼育出60+以上個體時,牙型就會十分壯觀,是值得飼養的鋸鍬形蟲。

母蟲分辨方法很簡單,背面只要有不規則條文就是了。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黑腳深山鍬形蟲(原名亞種)

產地:台灣 花蓮縣

雄蟲30-39mm,雌蟲27-32mm,近似栗色深山鍬形蟲,但本種體色較暗,且翅鞘上刻刻點較不明顯,金屬光澤較強。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大鍬形蟲分布於中國境內黃河以南、青康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區域,原先被認為是Dorcus curvidens curvidens的亞種,直到日本學者 北協和光 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現本種與Dorcus curvidens curvidens分布有重疊的部分(在同一棵樹上採集到),從此發表為獨立種。 與Dorcus curvidens curvidens相較,本種體表較粗糙、前胸背板之彎曲較明顯,且一般而言體型粗壯的多。
   由於其獨特的粗壯體型, 近來在日本掀起一陣競相飼養的風潮,不論是飼育品尺寸或飼育方式都有再開發的空間。
   各產地的外型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個體間差異也很明顯,目前沒有辦法整理出一個有系統的標準,一般產地辨識仍以昆蟲商提供為依據。
生活習性
和其他大鍬一般,能越冬羽化的個體通常會較大。
個性緊張敏感,不容易看到交配、進食的動作。
辨識方式
和日本大鍬形蟲相當相似,但是大顎較粗、彎一些,內齒與大顎重疊部分較多,前胸背板邊緣也較流暢,但是還是會因為各產地不同而有一些差異。 前翅上一樣有許多平行的縱條,小型個體及母蟲較為明顯。
分 布
中國東南部及西南部。
體 型
♂:42~83mm ♀:22~53mm
成蟲壽命
1~2.5年
◆成蟲飼育◆
適宜溫度
22~28 ℃
餌食
果凍、水果
飼育環境
微濕木屑,果凍常備。
產卵環境
稍微乾一點的產卵木60%直立埋在較細粒的發酵木屑中,母蟲會在產卵木中產卵,二個月後可開始回收幼蟲。
產卵有季節性,大約在3~5月及9~11月時是比較適合的產卵季節,把控制的溫度稍微調高一點點(25度左右)會有比較好的產量。
產卵木使用
大型產卵木,軟硬皆可。
產卵量
10~40顆
蟄伏期
♂:3個月~4個月以上 ♀:4個月~6個月以上
◆幼蟲飼育◆
目前以台製菌瓶來飼養已經可以得到不錯的成果,幼蟲相當健壯好養,幼蟲期較日本大鍬或其他品種大鍬為短,應該算是大型的大鍬形蟲中最短的,我們曾有公蟲三個月即羽化的紀錄。
  幼蟲食量不大,公蟲通常一至二瓶就可以吃到羽化,母蟲則只要一瓶一公升的就可以了。用發酵木屑飼養,公蟲體形會稍小一些,母蟲則差異不大。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武士豎角兜 Golofa tersander

產地:墨西哥

體型:25-35mm

介紹:這隻是產於墨西哥的小兜,飼育容易。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