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月4月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政府私下透露捕獲到小型的巨型蜥蜴恐龍,但消息不為人知,完全對外界封鎖,據說在2004年3月於Papuanyugia島上發現到這隻非常類似恐龍的生物。不幸在這次行動中,發生了一件非常遺憾的事,並沒有成功捕獲過活體,在捕獲牠時使用了太多大量的麻醉藥,導致這個生物於捕獲1小時之後死亡,現在這具死掉的屍體正搬送往美國的途中,決定在那裡正式進行解剖及其他研究?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婆羅洲犀牛拯救基金計劃的巡邏隊首次在沙巴森林內錄到蘇門答臘犀牛的影像,證實沙巴森林仍存有頻臨絕種的犀牛。基金會計劃主任達雅柏蘭博士說“在棲息地發現犀牛並入鏡是令人鼓舞的事,我們在沙巴尋找瀕臨絕種的動物已有10年之久。雖然已多次發現犀牛的足跡,但親眼看見犀牛還是頭一次。她說:“我們對錄影片段感到非常振奮,因為能夠直接辨別犀牛的性別和健康狀況,在這之前,我們都以推測鑑定。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 名:蝮蛇科 Viperidae
中文名:赤尾青竹絲
英文名:Green bamboo viper
學 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tejnegeri
屬 名:Trimeresurus
 
食  性:以蛙、蜥蜴、鳥和小型哺乳類為食。
分  布:台灣全島和蘭嶼中低海拔地區,中國、緬甸、泰國、越南及印度。
型態特徵:小型蛇類,最大全長約90公分。頭呈三角形,眼紅色,全身翠綠,尾巴後段磚紅色,故民間多稱焦尾巴,多數的雌蛇在身體和腹部交接處有一條白色的細縱線,而多數的雄蛇除了有此白色的細縱線外,其下緊接一條紅色的細縱線。
生活習性:棲息於山區或開墾地附近,喜好在稍潮濕的環境。夜間活動,動作緩慢,攻擊性強,毒性雖不強,仍有致人於死的可能,需小心因應。胎生,于夏季生產,每窩可產2-15條仔蛇,約1年便可達性成熟。


a27018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